在安裝輥筒輸送機時,**水平度和對齊度**直接影響設備運行穩定性、貨物輸送精度和機械壽命。以下是系統化的安裝指南,涵蓋關鍵步驟、工具使用和誤差控制方法:
---
### **一、安裝前的準備工作**
1. **地基與支撐結構檢查**
? **地面平整度**:使用激光水平儀測量安裝區域,地面高低差需≤3mm/m(重載場景要求≤1.5mm/m)。
? **支撐架預裝**:采用可調地腳螺栓(調節范圍≥50mm),確保所有支撐點在同一基準面。
2. **輥筒預檢**
? **同批次輥筒公差**:直徑偏差≤0.5mm,軸向跳動≤0.3mm(使用千分表檢測)。
? **軸承潤滑**:填充耐高溫潤滑脂(如鋰基脂),避免安裝后卡滯。
---
### **二、水平度控制(垂直方向精度)**
#### **1. 基準面建立**
? **激光校準法**(推薦長距離場景):
① 沿輸送機縱向架設激光發射器,投射水平基準線;
② 使用接收器在每段機架上標記高度偏差;
③ 通過地腳螺栓調整,使所有支撐點與激光線對齊(誤差≤1mm/10m)。
? **水平儀法**(短距離場景):
① 在機架縱梁上放置精度0.02mm/m的電子水平儀;
② 分段調整,確保每段水平度≤0.5mm/m。
#### **2. 輥筒水平同步**
? **等高檢測**:
① 使用等高規(或定制等高塊)置于相鄰輥筒頂部;
② 用塞尺檢查輥筒與等高規間隙,偏差≤0.2mm;
③ 通過增減墊片或調節安裝座高度校正。
---
### **三、對齊度控制(水平方向精度)**
#### **1. 縱向軸線對齊**
? **拉線法**:
① 在輸送機首尾兩端固定鋼絲(直徑0.5mm,張力≥50N);
② 測量鋼絲與機架側邊的距離,偏差≤1mm/全長;
③ 調整機架位置,確保所有輥筒軸線與鋼絲平行。
? **光學對中儀**(高精度場景):
① 安裝對中儀發射器與接收器;
② 實時顯示輥筒軸線偏移量,調整至誤差≤0.3mm/m。
#### **2. 輥筒間平行度**
? **對角線測量法**:
① 用卷尺測量相鄰輥筒兩端對角線的長度差,差值≤2mm;
② 若超差,松開安裝螺栓后微調輥筒角度。
? **平行規輔助安裝**:
① 將T型平行規卡入輥筒兩端;
② 調整輥筒使平行規與機架側邊貼合無間隙。
---
### **四、動態測試與微調**
1. **空載跑合測試**
? 以額定速度運行30分鐘,觀察輥筒轉動是否同步(使用頻閃儀檢測);
? 測量各輥筒表面線速度差,應≤2%。
2. **負載跑偏測試**
? 放置標準測試物(如600mm×400mm木托盤),運行中測量貨物偏移量:
? 允許偏移:≤20mm/10m(通用標準);
? 高精度場景:≤5mm/10m(需安裝糾偏輥)。
3. **熱膨脹補償**
? 在高溫環境中(>40℃),預留0.5-1mm/m的膨脹間隙;
? 使用伸縮節或滑塊式安裝座吸收熱變形。
---
### **五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**
| **問題現象** | **可能原因** | **解決方法** |
|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貨物單側跑偏 | 輥筒軸線不平行 | 重新拉線對齊,調整輥筒安裝角度 |
| 局部輥筒卡滯 | 安裝傾斜導致軸承受力不均 | 用等高規復查水平度,校正支撐架高度 |
| 輸送帶(如有)蛇行 | 驅動輥與張緊輥不對中 | 使用激光對中儀校準驅動輥與從動輥軸線 |
| 異常噪音 | 輥筒軸線偏移引發徑向振動 | 檢查平行度,更換徑向跳動超差輥筒 |
---
### **六、工具與材料清單**
| **工具/材料** | **規格要求** | **用途** |
|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激光水平儀 | 精度±0.1mm/10m | 建立水平基準線 |
| 電子水平儀 | 精度0.02mm/m | 局部水平度檢測 |
| 千分表 | 量程0-10mm,分辨率0.01mm | 輥筒徑向跳動測量 |
| 等高規 | 長度≥輥筒間距的1.5倍 | 輥筒頂部等高校準 |
| 可調地腳螺栓 | M16-M20,調節行程≥50mm | 支撐架高度微調 |
| 塞尺 | 0.02-1.00mm | 檢測間隙偏差 |
---
### **七、驗收標準(參考ISO 5049)**
1. **靜態精度**
? 全長水平度誤差:≤2mm/10m(重載場景≤1mm/10m);
? 相鄰輥筒平行度誤差:≤0.5mm/m。
2. **動態性能**
? 負載運行時貨物偏移量:≤3%輸送帶寬度;
? 輥筒表面速度波動:≤±2%。
---
通過以上步驟,可系統化解決安裝中的水平度與對齊度問題。**關鍵控制點**在于:
1. 使用高精度工具建立基準;
2. 分段校驗與全局校準結合;
3. 動態測試后二次微調。
對于長距離輸送機(>50m),建議每5m設置一個檢測點,避免誤差累積。